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2021-06-28 10:45:14 和讯名家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虽然有关方面每年都有地方政府债务的数据发布,也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有没有增加,增加了多少,则是一个非常棘手、非常隐蔽的问题,也可以认为是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因为,庞大的债务总额,在没有足够的偿还资金来源的情况下,依靠什么来偿还本息。可以这样说,多数债务规模较大的地区,政府能够筹集到的资金以及融资平台的经营收益,都是不足以偿还利息的。

连利息都偿还不了,还怎么考虑本金的偿还。就算将本金先搁置,那利息偿还的资金缺口,又是从哪里弥补的呢?当然是隐性债务的扩大,亦即继续借新债还旧债。千万不要以为土地出让金规模很大,地方就具有债能力。错了,土地出让金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亏本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上市一块土地,地方政府都要倒帖很多钱,而土地出让收入,根本弥补不了这些亏损。自然,也就不可能拿出钱来偿还过去的债务,只能以新还旧、不断扩大政府的隐性债务了。

这也意味着,隐性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且有关方面无法掌握准确数据,正在成为地方债务风险最令人担忧的方面,也是最难控制的方面。特别是表面上已经脱钩的政府融资平台,实际仍然扮演着政府融资工具的角色。说是形成的债务政府不能承担、不能认可,真的出了问题,还不是政府来承担。这是一。

其二,政府正在把国有企业变成新的融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为了避免政府债务风险在自己手中发生,纷纷采取将国有企业注入到政府融资平台的方式,以增强政府融资平台的流动性,从而可以通过贷款、发债等方面融资,继续为政府做一些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项目,或者投入大、产出小的项目,以满足政府的政绩需要。这也意味着,不仅政府的隐性债务增加了,还把企业绑到一起,形成更大的风险链。一旦融资平台出现问题,会形成连锁反应,导致区域性金融风险。

第三,严重影响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尤其是企业创新的能力。如果说前些年政府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还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办法,对于企业创新也有一些激励措施的话。今天的地方政府,大多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手段了。过大的政府债务规模,尤其是隐性债务的持续扩大,已经让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手段完全消失。别看地方政府出台了那么多吸引人才、吸引投资等方面的政策,能够完全兑现的,真的很少。特别是投资方面,因为财力的严重短缺,根本无力兑现承诺。因此,导致地方的信用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会变成对营商环境的自我摧毁。

第四,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压制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也许有人会说,地方债务与企业创新能力有什么关系。关系大着呢,除了前面所说到的,支持企业的能力减弱外,对金融资源的过度占用,且大多是长期占用,对企业获取资源的空间大大挤占,导致企业无力创新,无力进行技术研发,无力开发新的产品。有机构对地方隐性债务与企业创新成果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2008至2017年间,当城市隐性债务增加10%时,当地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平均下降8%,下一年企业专利申请总数平均下降7.6%。虽然研究结果选择的时间存在一些问题,2008年之后的十年,都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期,必然会对企业的研发能力产生影响,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地方隐性债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确实是无法忽视的,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第五,对政府责任心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地方隐性债务的不断扩大,对政府责任心的考验也越来越明显。有的地方为了控制债务,采用了休克疗法,既不允许扩大债务,也不允许大力发展,结果,地方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增幅下滑;有的采取移花接木手段,把更多的债务转嫁到企业,使企业的债务持续扩大,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弱;有的接鼓传花,不考虑风险,只知道政绩,继续想尽一切办法扩大债务。等等,隐性债务在很多地方仍在不断扩大,其留下的风险则越来越大。

所以,面对地方显性债务已经相对固定,新增量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外。隐性债务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仍在持续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会给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高质量运行、居民高品质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