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久旱逢甘霖”连日收涨 短期将延续震荡偏强态势

2022-08-18 08:55:50 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债市表现不错,之前推荐的一款债券型基金收益率上涨明显,要不要考虑再追加部分?”日前有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说道。这一背景是,8月15日央行意外“降息”,带动债券市场大涨,国债期货连续两日收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也明显下行,债市做多热情高涨。

  在资金面宽松态势不变的背景下,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仍看好债市行情。富荣基金的基金经理唐奥对记者称,考虑到货币政策目前尚不具备紧的可能性,资金面未来预计将延续宽松局面,预计下半年债市仍将是慢牛格局。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本轮利率下行后,债市将进入“鱼尾行情”,短期有小幅空间,但还难以企及2020年低点,需关注后续房地产政策的累积效应,政策性金融、地方债发力等因素扰动。中信证券(600030)研究部首席资管与利率债利率分析师章立聪对第一财经表示,从中长期看,随着市场观察“宽信用”效果的推进,利率中枢或将有所调整。

  意外“降息”带动债市大涨

  基本面预期和资金面宽松的持续性是当前债市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步入8月以来,受基本面和资金面预期扰动,债市走出了“涨-调整-涨”的N形走势。

  先是月初公布的7月PMI数据显示经济恢复趋缓,且资金面仍宽松,短端利率下行幅度大于长端,债市整体上涨;随后,受出口超预期、通胀低于预期、资金面边际将有所收敛等消息影响,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债市整体小幅下跌。

  直到8月15日,央行超预期调降政策利率叠加7月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债券市场做多热情高涨。这是时隔7个月后,央行再度下调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根据央行公告,当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均下降10个基点。

  政策利率的下调点燃了债市热情。8月15日,国债期货全线大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70%,创逾两年收盘新高;5年期主力合约涨0.52%,2年期主力合约涨0.19%,均创1月28日以来收盘新高;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方面,普遍大幅下行7~15BP,其中,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7.8BP报2.6550%,创2020年5月22日以来新低。

  8月16日,债市做多热情仍在,现券期货整体向好,唯短券暂时休整。

  “结合社融数据以及经济数据,政策利率的调降显示出了央行维持经济运行稳定的决心。”汇丰晋信平稳增利中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傅煜清对记者称,从央行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可以看到央行将持续在总量和结构上发力,此次调降可以看作是央行在总量上的努力,预计也将带动1年期限以及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同步下降。

  在此背景下,还有观点认为,新一轮MLF降息打开了市场对于下一阶段长债的想象空间。“此次央行MLF降息的信号意义类似于2021年7月上旬央行第一次降准,因为实在太超预期,后续债市持续上涨的时间应该介于5~15个交易日之间。”国泰君安(601211)固收团队称。

  短期看多预期强烈但长期仍存分歧

  随着央行此次“降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债市积极因素仍在。唐奥对记者称,在经济弱修复的大背景下,7月社融数据体现了全社会的需求不足,资金面预计将延续宽松局面,下半年债市或将是慢牛格局。

  近日公布的社融数据显示,2022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市场预期约1.39万亿元,前值5.17万亿元。市场虽然对于7月社融预期较差,但是公布的社融数据却仍然远远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7月经济数据也偏弱,指向基本面可能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兴业证券(601377)固定收益分析师黄伟平认为,短期内央行宽松的态度较为明确,基本面对债市的利好则可能更加显性化。对于交易性机构,由于3、5年期限二级市场流动性可能弱于10年,建议交易盘可以积极把握10年期限的交易性机会。

  章立聪也对记者表示,对于债市而言,1年期MLF利率作为10年期国债利率的定价锚,预计长债利率中枢会跟随下调10几个点,考虑到目前债市做多情绪,不排除短期内超调的可能,但在区间下沿操作还需谨慎。

  但就中长期来看,多数观点认为债市可能面临调整压力。这主要是由于,MLF降息后的LPR报价下调将成为宽信用的催化剂,此前支撑债市表现的“资产荒”逻辑后续可能被打破。章立聪称,在当前资金淤积现象凸显、债市杠杆走高、结构性通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料将引导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收敛,后续LPR下调有望正式落地,参与债券市场的部分资金会逐步流向信贷,随着市场观察“宽信用”效果的推进,利率中枢或将有所调整。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