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财政隐忧渐除发力可期

2024-06-06 00:00:0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后,此前发行节奏偏慢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新增专项债”)发行在5月迎来显著提速,单月发行规模达4383亿元,且后续有望保持较快发行节奏。在专家看来,新增专项债还将在二三季度持续放量发行,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稳固经济大盘。随着后续掣肘广义财政发力的因素逐渐消除,财政后程发力可期。

新增专项债料持续放量

Wind数据显示,2024年5月,各地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4383亿元,较上月发行规模大幅增加。按已发行规模对比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计算,前5个月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约为29.8%,与2023年、2022年同期进度差距依然较大。

不同于近年“早发快用”的发行节奏,今年前4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放缓。根据财政部公开数据,前4个月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568亿元、3466亿元、2308亿元、883亿元。对于偏慢的发行节奏,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与地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冬春季节施工条件、债券市场利率等因素相关。

过去几年间,财政部曾多次要求新增专项债力争9、10月底前发行完毕。若今年继续遵循前三季度基本发完新增专项债的安排,则意味着尚有较大待发行额度的新增专项债需要在二三季度“赶进度”发行。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参考过去6年前三季度专项债的发行进度,未来6月至9月的月均专项债发行额度有望超过5000亿元,预计年内专项债发行进度将于未来4个月显著提升。

中国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预测,按照超长期特别国债招标期内平滑发行、政府债按往年惯例10月底前平滑发行完毕的进度简单测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将自5月开始逐步放量,7月至9月或将是地方政府债券供给高峰。

政府债加力供给稳经济

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共筛选通过专项债券项目约3.8万个、2024年专项债券需求约5.9万亿元。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专项债项目准备和筛选时间更为充足,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项目质量有望明显提升,对扩大有效投资形成积极影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新增专项债限额为3.9万亿元,这意味着年内可发行的新增专项债限额超2.7万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此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统筹用好包括专项债在内的各类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有助于加快整个社会投资回暖升温。多家市场机构预计,随着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大,有望带动基建增速、物价和预期等多重改善。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也将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增长。广发证券(000776)银行联席首席分析师王先爽预计,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将达到1.3万亿元,同比多增0.74万亿元,成为5月社融增长的主要贡献。

广义财政发力可期

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3484亿元,同比下降7.7%;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22198亿元,同比下降20.5%。

整体来看,广义财政收支主要受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数据拖累,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下降以及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节奏偏慢有关。不过,上述制约因素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5月以来,新一轮稳地产、去库存政策组合拳相继出台,无疑将发挥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提振预期的作用。超2.7万亿元额度的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行,也将为后续广义财政支出带来有效支撑。

专家同时认为,尽管刺激政策密集释放,但短期内对地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将较为有限。章俊表示,目前所出的增量地产政策仍以去库存为主,而地产开发投资和土地收入的回暖或需待到年底或明年年初。

往后看,随着企业预期加快好转,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出口增长加快,内需的好转将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上行,也将推动企业盈利好转,推动税收收入增加,从而进一步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