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科技板”破解股权投资机构募、退难题,专家建言配套风险隔离机制

2025-05-23 09:14:53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5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会上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设立,为市场化的股权投资机构拓展了资金渠道,缓解其募资难的问题。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融资后,将募集资金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有助于提升债市资金对接科创领域融资需求的能力,同时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提升债市服务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25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200亿元

近期,创投行业利好不断。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5月14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其中提到,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重点围绕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推出一系列新举措,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等,让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更加畅通。特别是提出了优化国有创业投资的考核评价机制,让国有创业投资的耐心更足、定力更好,真正成为点燃中国科技创新的“高能燃料”。

股权投资机构作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企业数量超20万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例超70%。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和五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基金支持。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

专家:建议配套风险隔离机制,防止债券资金与私募基金风险交叉传导

朱鹤新在会上表示,股权投资机构本身存在轻资产、长投资周期的特点,在三类发行科创债券的主体当中,债券市场“科技板”最需要支持的就是股权投资机构。

从配套操作层面上来看,债券市场“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同时也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增信机构合作,共同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为激励创投行业提升服务能力,工具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受各种因素影响,募和退是股权投资机构在‘募投管退’流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债券市场‘科技板’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将低成本资金引入股权领域,有助于缓解GP募资和退出压力,让GP成为‘耐心资本’。”一机构从业人士认为,通过政策的引导,有利于筛选出市场上真正有耐心且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人。建议围绕债券市场“科技板”加强相关监管,比如设立资金专用账户与动态监控机制,强化信息披露与市场监督等,有助于市场环境实现正向循环。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将债券市场与股权投资市场联动,既能缓解机构“短钱长投”的期限错配问题,又能通过市场化机制筛选优质科技项目,提升资金配置效率。但需注意的是,政策落地需配套风险隔离机制,防止债券资金与私募基金风险交叉传导。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