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罕见!95%产品都在跌,跌到心慌!债基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06-05 08:45:30 和讯名家 

导读:95%的产品都在跌,一向平稳的债券基金,这次也让投资者感到心慌,而这一切的背景是债券市场的持续波动......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姜诗蔷

编 辑丨李新江

连续的大幅波动,让一向平稳的债券基金走向大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6月前三个交易日,全市场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中有2205只(分份额统计)基金的收益表现为负,占可统计的2693只基金的比例为82%。

仅6月3日,有2545只债券基金的净值下跌,占比达到95%。

就连支付宝平台上颇为热门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建信养老飞越366,都在6月2日、6月3日出现连续下跌,“不得不针对近期净值波动情况进行公告释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不少投资平台上都涌现出投资者质疑的声音。

其背景是债券市场持续波动,10年期国债期货T2009合约本月以来跌幅已经达到0.94%,5年期国债TF2009合约本月来跌幅也达到0.9%。而现券收益率则连续走高。10年期国债活跃券6月以来收益率已上行2.58%。

关于“布局”的选择,正摆在基金公司面前。

 

“固收+”竞赛场摸底

虽然债券市场波动不断,但“固收+”仍是不少基金公司营销宣传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某知名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就在展示有针对“固收+”策略产品的推荐页面。

在其介绍中,“固收+”是以资产配置策略进行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债券,同时适度参与股票投资,追求稳健的同时力争比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更高的回报。

这类产品,被认为“在货币基金等收益持续走低的当下,亦更加受到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华安基金、中欧基金、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等多家公司均有“固收+”新品发行。

据悉,不仅有海富通等连续多年布局“固收+”的基金公司,持续拓宽产品布局,早前还有睿远基金也着手推出其首只“固收+”专户产品。

“今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货币基金收益收缩的趋势。为了促使国内经济运行早日回归正轨,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央行通过降准降息与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来支持实体经济,银行间流动性进一步宽松,从而推动货基收益率加速下行。”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现金管理组负责人魏桢向本报记者坦言。

在收益下行趋势难改的情况下,“固收+”就凭借着“在尽量小的波动范围追求更高的收益”,而成为理财市场上的热词。

“我们5月份发了一只‘固收+’策略的产品,发行情况还比较理想。”华南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这类产品比较好地综合了股票和债券的优势和不足。”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股债结合的方式,利用债券部分去平滑净值回撤,利用股票部分去争取拿到更高收益率,利用债券部分去平滑净值回撤,并不似预计的那般容易。

从债基市场数据来看,6月1日至3日的收益数据来看,有国金惠安利率债、建信中债5-10年国开行、永赢合益、民生加银恒裕、蜂巢添盈、银河泰利A、嘉实中期国债ETF联接等13只债券基金在这期间的收益均跌超1%。

其中国金惠安利率债、建信中债5-10年国开行均跌超1.1%。

债基业绩“滑铁卢”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在市场单日下跌最大的6月2日,包括泓德裕祥A、永赢合益在内的两只基金,当日净值跌幅就超过0.9%;6月3日,则有中银澳享一年定开基金的净值跌幅超过0.9%。

相关机构研究人士认为,6月2日债市大跌背后的原因是6月1日晚央行公告直接购买小微贷款,这一放水可以绕过传统宽货币的举措,被市场理解为宽信用将加速。

而从买方机构端的反馈来看,来自“预期”变动的影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就在五月末,不少机构就表示对下月初的资金面收紧预期缓解。

“收益率上行的原因一方面是月末银行机构融出减少,加上利率债发行量较大,缴款压力的冲击,资金面明显收紧,资金价格大幅上行;另一方面,公开市场利率下调预期落空,此前央行进行1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市场均预期央行将下调OMO利率,但公告出来,利率并未下调,市场预期落空;以及汇率压力导致央行调控资金价格。”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表示。

而按照其彼时预期,“资金面收紧预计下周会有所缓解,央行本周没有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预计短期市场对此的预期会有所消退,但汇率的压力短期依旧存在,也将使得短期资金价格较难回到前期低位,短端近期承压,长端从4月30日以来已经调整超20BP,释放了较多前期上涨的风险。”

但显然,月初央行的动作不太符合这种乐观预期。

“之前大家对货币政策预期太高,但上周央行的操作其实是边际收紧的。在大家对货币政策边际变化预期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又有所发力,包括大量的专项债,以及央行发布的支持小微贷款的政策等,使得债市情绪较为恐慌。”上海一家公募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其坦言,市场调整虽在意料之中,但幅度超预期。

“这段时间赎回的投资者也有不少,其实我们认为度过这段时间就好了,长期来看债券基金仍具备配置价值。”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债市最好的日子是否已经过去?

牛熊之争待解

从5月份连续调整以来,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市场。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在经济边际修复和宽信用政策推进之下市场的风险偏好料将迎来回升,6月的利率中枢恐难以回到5月的低点,但综合考虑后续基本面的恢复进程与货币政策的节奏,短期内趋势性熊市尚未到来,在基本面弱复苏、宽信用发力叠加货币政策踌躇的组合之下,震荡市将是后续债券市场的主要特征,预计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将在2.6%-2.8%的区间震荡。

“目前格局使得6月份很关键。”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孟祥娟表示。

在其看来,债市利好特别是货币政策及流动性利好在4月表现较为充分,考虑到2季度是本轮债牛最后一个波段,收益率处于低位且波动较大,市场止盈动力加大。债市仍有利好,但5-6月边打边退,对2020年下半年债市维持谨慎的观点。

“弱复苏宏观背景下,短期利率趋势性下行阶段逐渐接近尾声,货币政策的重心转向宽信用,央行重启逆回购,但主要是短期调节资金面,不意味着重启新一阶段的宽货币,目前债券的性价比一般。”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当前市场“最恐慌”的阶段已经过去。

“对于后续债市的行情,目前已经基本调整到位了,收益率快速上行的阶段已经过去。短期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其实反而是一个加仓的契机。” 信诚优质纯债基金经理吴胤希向本报记者坦言。

“对于债券市场来说,短期内可能会陷入震荡行情,但6月上旬经济数据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预期差,同时下一轮降准也可能在6月上旬落地。如果以上判断成立,6月中上旬债券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兴银中短债基金经理李文程认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不少三方平台的讨论区,都有基金投资者针对这段时间债基收益下滑的疑问,表示“要割肉”。而针对性的,不少基金公司近期亦在积极对债基净值回调进行解读。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