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有的时候一招走错,满盘皆输,消费品市场亦是如此!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消费节奏也变得异常快速起来,“快消品”这个代名词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
近几年,一波快消品来了,一波快消品走了!谁还记得我们曾喝过的健力宝、七喜、港式珍珠奶茶……还有它。
它,曾是家户喻晓的中国第一果汁品牌。
它,曾是2007年港交所规模最大IPO。
它,曾是错失可口可乐180亿港元的天价收购。
它就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国民果汁—汇源果汁!
大伙们还记得这句话吗:
“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妈妈选汇源,全家更健康~”
想必大伙们对此话感到不陌生吧?“脑白金式”的广告语,曾在电视上漫天飞舞。
它就和健力宝一样,是80、90后儿时最喜欢的饮料之一,也是他们的集体回忆。
2018年是汇源果汁的另一个多事之秋。曾经辉煌的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10亿可换股债券本息违约
2019年1月24日,汇源果汁公告,近期收到债券持有人发出的赎回通知,要求本公司于2019年1月24日或之前按可换股债券(汇源果汁 0% CB2019)本金额120%的赎回金额(即12亿港元)赎回全部可换股债券。
根据可换股债券条件,本公司亦须于2019年1月23日到期日按可换股债券的本金额102%(即10.2亿港元)进行赎回。但时至当日,汇源果汁集团并未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赎回金额或到期赎回金额。
可换股债券未能按约兑付相应触发“16汇源P3”之特殊条款,构成《募集说明书》中“本期债券违约的情形”项下界定的违约事件。
这个期限为1年的可转股债券的票面为0%,本质上是明股实债,借款利息高达20%,汇源果汁可能确实遇到难处了,不然以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敢借20%成本的钱,那真的是脑子瓦特了。
02
2亿美元优先票据利息支付困难
随后的2月20日,汇源果汁公告,根据公司于2020年到期的6.5%优先票据(HuiYuan 6.5 08/16/20)的条款,只要票据维持尚未行使,按6.5%利率计算的票据利息须于每年的2月16日及8月16日(各称付息日)每半年到期支付。然而,倘付息日为非营业日,则利息须于紧随的下一个营业日支付。由于最新的付息日2019年2月16日并非营业日,故此次利息于2019年2月19日(紧随的下一个营业日)到期支付。
汇源果汁公告称现正安排将相关的中国境内资金转拨为境外资金,以便支付利息。根据票据的条款,倘有关利息于到期应付当日后30日内支付,将不会发生拖欠支付利息事件。
除了这2笔债券外,汇源果汁还有在深交所发行的20亿非公开发行公司债(16汇源01/16汇源02/16汇源P3)和1.5亿美金票息为4%的可转债,均需要在1年内偿还。
截止到17年6月30日数据,汇源果汁负债总额115亿,鸭梨山大。
03
34天6名高管集体出走
除了糟糕的财务状况和巨大的偿债压力外,汇源果汁近期高管人员集中离职,对汇源果汁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汇源果汁回应高管脱身传闻,网传的一些信息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汇源果汁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尤其在春节销售旺季,汇源铺货量及销量均强于去年同期。
汇源果汁之所以近期受到关注,是因其在2018年4月涉及关联公司贷款问题宣布停牌,至今尚未复牌。对此港交所为汇源果汁列出的满足复牌条件的最后期限为2020年1月31日,距今已不足一年时间。如果汇源果汁届时不能达成所有复牌条件,港交所将取消其上市地位。
而自今年1月13日以来,汇源果汁已有包括执行董事崔现国、独立非执行董事赵亚利在内的6名高层人士辞职。停牌期间的高层人事变动更加敏感,让外界猜测汇源果汁是否已陷入停牌及债务危机。
汇源内部人士透露称,2019年相继请辞的高管各有“隐情”。比如汇源果汁原执行董事崔现国,辞职原因的确为退休,与外界传言的债务问题无关。另外,1月21日的汇源果汁公告显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公司策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赵亚利的辞职原因是“其他工作职责”。赵亚利同时担任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其此次卸任汇源果汁相关职务,是因协会工作及相关规定需要,与汇源果汁停牌一事无关。汇源内部人士还称,汇源在产品生产研发端、销售端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直非常稳定,均在汇源工作多年,且有着丰富的运营及管理经验。
主要负责生产的汇源果汁副总裁孙永国表示,汇源果汁目前正常生产,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而主管销售的汇源果汁副总裁王建国则称,刚刚过去的春节销售旺季,汇源果汁销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春节期间汇源果汁还频频出现在北京卫视春晚及元宵节晚会等节目。
04
市值蒸发120亿港元
比高管离职更狠的是,市值已经蒸发120亿港元,曾经的不可一世,怎么现在如此落魄不堪。
汇源果汁已深陷停牌自查九个多月,在停牌前的一段时间内,汇源果汁股价持续下挫。
停牌之前,汇源果汁股价停在2.02港元,市值为53.97亿港元,这比该公司最高总市值175.15亿港元蒸发了120亿港元。要知道,2007年汇源果汁在港交所上市时,发行价为6港元,可口可乐2008年提出收购时的作价为12.2港元/股。
05
老板朱新礼成被执行人
汇源果汁所有遭遇的这些,没有比老板朱新礼更头疼的了,去年10月被司法机关列为被执行人。
1992年,朱新礼从政府手中申请到沂源县经营能力“最差”的县办罐头厂,作为自己的创业试验田。这家停产三年、负债千万的企业,成为汇源的前身。1994年,朱新礼带领队伍来到北京,创办了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2007年2月23日,汇源果汁在香港挂牌上市,其发行价最终定价6港元,为招股价区范围4.8港元至6港元的上限,筹资规模达24亿港元,成为香港200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当日收盘9.98港元,比招股价高出66%。同年,汇源果汁入选年度网民最爱十大品牌。
2008年,朱新礼当选为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汇源发展达到巅峰。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以每股12.2港元,总计179.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全部已发行股份。按照当时的价格,如果收购成功,朱新礼将进账74亿港元。然而,这个资本运作却绝不能当作纯粹的商业行为来看待,2009年3月,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叫停收购案。
06
42亿违规贷款成为了滑铁卢
从此,汇源果汁逐步走向衰败,导致如今这个狼狈的局面罪魁祸首不得不提到去年的42.82亿关联贷款案。
2017年8月15日到2018年3月29日,北京汇源饮料公司需要一笔资金来运营以及偿还债务,这笔金额高达42.82亿元。
只是,这项关联交易并没有经过申报和公告,更没有得到独立股东的批准。
原本计划在3月份发布2017年年报事项的汇源果汁披露了这个事项,也许引起内部融资票据违约,无奈年报延期。
到4月初,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依旧是年报未发、股票处于停牌状态。过2个月后,引来港交所询问。
港交所向汇源果汁发函,包括贷款调查、公布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一系列复牌条件。
2018年7月20日公告,汇源果汁若不能在2020年1月底完成复牌条件,港交所将展开取消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汇源果汁的违规关联贷款,就像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出了一系列问题。目前除了其自身问题,汇源果汁的外部环境也不友好。
07
主体评级遭穆迪和惠誉下调
6月12日,穆迪将汇源果汁的信用评级下调三档至Caa1,主要是担心港交所提出的复牌将延长其股票停牌时间并导致资金链吃紧。
不久后,惠誉评级也将汇源果汁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CCC+。同时将汇源果汁的高级无抵押评级,及其2亿美元、票息率6.5%、2020年到期的高级美元票据的评级从B下调至CCC+,回收率评级为RR4。这些评级仍列于负面观察名单。
同时恒生指数通告,由于汇源果汁持续停牌,其成分股自7月11日收市后,以系统最低价格(0.0001元)从港股多个指数及分类指数中剔除。
之后,深交所也发布公告,将汇源果汁调出港股通股票名单,自7月12日起生效。
目前,汇源的危机仍然存在,如何妥善解决压顶的债务问题成为了汇源果汁的当务之急。而可以确认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汇源果汁再难回归高光时刻。而那记忆中的儿时味道,也只能停留在记忆里……
文章来源:债市研究、中国基金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起学私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